文旅部最新统计:2023年文化和旅游生长统计公报
2024-09-23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稳中求进事情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生长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生长,统筹好生长和宁静,坚持以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化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实现快速恢复生长,有力发挥了稳定增长、增进消费、扩大就业、惠及民生的重要作用。 2023年末,纳入统计报送的全国种种文化和旅游单位30.4万个。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分所属单位6.6万个,从业人员72.9万人。一、艺术创作生产连续昌盛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实施2023—2025舞台艺术、美术创作行动计划以及中国民族歌剧传承生长工程等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推出一批优秀作品。组织《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全国巡演,“文艺中国”新春特别节目、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以及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中国歌剧节、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等30余项艺术运动。举办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共组织24台京剧优秀剧目展演、4台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演出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专场演出、5台京剧艺术演出人才提升计划汇报演出、4台川剧精品剧目展演、18场折子戏公益演出。2023年末,全国共有艺术演出团体1.8万个,从业人员38.5万人。全年共演出254.2万场,海内观众9.0亿人次,演出收入207.8亿元。全年原创首演剧目1993部,原创首演节目3805个。2023年末,全国共有艺术演进场馆3060个,观众座席数213.6万个。全年艺术演进场馆共演出41.5万场,观众12273.4万人次。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美术馆707个,从业人员0.6万人。全年共举办展览9813场,同比增长36.5%,旅行人次6217.9万,同比增长86.4%。二、公共效劳体系不绝健全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加速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效劳效能,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进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效劳标准?沟谄叽稳丶兑陨瞎餐际楣萜拦蓝妒虑,共评定一级公共图书馆1302家、二级公共图书馆680家、三级公共图书馆741家?构餐际楣荨⑽幕菪Ю托茉硕。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立异生长。实施“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效劳边疆行计划,指导东中部地区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机构告竣364个结对相助项目。打造“四季村晚”、“大地欢歌”、“大地情深”、广场舞大会等群众文化运动品牌。1.公共图书馆。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从业人员6.1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0.8万人,占13.0%;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9万人,占31.2%。2023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使用衡宇建筑面积225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全国图书总藏量14.4亿册,同比增长5.6%;阅览室座席数168.0万个,同比增长8.3%。2023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60.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7平方米,全国人均图书藏量1.02册,比上年末增加0.06册;全年全国人均购书费1.6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图1:2013-202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资源情况全年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116061万人次,同比增长46.9%;书刊文献外借78299万册次,同比增长29.0%;外借人次33044万人次,同比增长32.7%。全年共为读者举办种种运动293504次,同比增长38.3%;加入人次21380万,同比增长58.4%。图2:2013-202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及书刊外借册次2.群众文化机构。202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万个,从业人员19.9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0.8万人,占4.0%;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8万人,占9.4%。202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衡宇建筑面积563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399.5平方米,同比增长6.5%。图3:2013-2023年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种种文化运动412万场,同比增长53.5%;效劳人次183537万人次,同比增长91.6%。 202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9843个,全年演出14.9万场,观众10651.7万人次。表1 :2023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运动开展情况三、文化遗产;ご杏辛ν平1.文物;だ。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连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深?脊怕跸蚴澜缦冉,边疆考古不绝增强。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强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そㄉ,增强大运河、长江文物;だ,实施廊桥、壁画彩塑、东北抗联革命文物;ぜ苹,深入推进革命文物;だ霉こ,;だ盟搅岣。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乐成申遗。加大对文物违法案件督察约谈、查处追责力度,连续开展攻击防备文物犯法专项行动。印发《关于增强文物科技立异的意见》,举办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术大赛等,文物科技立异和人才培养连续增强。增强国家文物;だ檬痉肚戳⒅卫,深化革命文物主题摆设展览展示?构什┪锕萑铡ⅰ拔幕妥匀灰挪铡蔽奈镎故玖鞔硕,联合摄制《寻古中国》《何以中国》,文物流传影响力连续提升。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等新馆建成开放,举办“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结果展”等精品大展,发动“博物馆热”连续升温。文物国际交流相助深化拓展,牵头建立亚洲文化遗产;ち。实施中华古籍;ぜ苹⒐偶;と瞬排嘤苹,出台古籍类文物定级事情指南,增强水书、甲骨文;,组织全国古籍重点;さノ桓春顺椴,推进古籍数字化整理、中华古籍智慧化效劳平台建设,古籍;だ迷椒⒖蒲Ч娣。2023年末,全国共有种种文物机构9645个,从业人员18.1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3万人,占7.0%;中级职称2.4万人,占13.1%。全国挂号备案博物馆、纪念馆抵达6833个。2023年末,全国文物机构藏品5017.2万件/套,其中,文物系统治理的国有博物馆藏品3363.3万件/套,占藏品总量的67.0%。2023年,全国种种文物机构共举办摆设展览3.0万个,其中,基本摆设1.3万个,临时展览1.7万个。接待观众1402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3%,其中未成年人32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01.2%,占旅行总人数的23.0%。文物系统治理的国有博物馆接待观众102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23.7%,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72.8%。图4:2013-2023年全国文物机构接待观众人次及未成年人观众人次2.非物质文化遗产;ご。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扎实推进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事情,继续壮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步队。实施黄河流域、大运河非遗;ば卸苹,开展古板工艺项目存续状况评估。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各地共建设6700余家非遗工坊。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调解宣布新一批130所加入培训院校名单。宣布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で⒐100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な痉痘。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生长。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原生民歌节、非遗品牌大会、非遗购物节、“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等运动。组织春节非遗传承实践相关运动1.2万余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运动9800余场。摄制播出《非遗里的中国》,收看及互感人次凌驾75.4亿,非遗流传力度连续扩大。截至2023年末,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共有在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41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3个。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せ2406个,从业人员1.7万人。全年全国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せ咕侔煅莩8.2万场,同比增长41.5%;举办民俗运动1.8万场,同比增长30.4%;举办展览2.2万场,同比增长20.1%。四、市场生长和治理能力有效提升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稳增长、助企纾困帮扶政策延续实施。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应用,开发“文旅市场通”APP,推进“一网通办”。增强大型营业性演出运动规范治理。强化脱口秀演出、卡拉OK音乐曲目内容治理。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生长试点。组织举办全国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效劳技术竞赛和全国导游大赛,不绝提升行业生长能力。2023年,指导31个。ㄇ⑹校┏鎏ㄊ〖段幕谐∽酆现捶ㄊ孪钪傅寄柯。增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执法监管,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大型营业性演出执法监管长效机制?褂敌匝莩銎蔽褡ㄏ钫涡卸,严厉查处演出票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连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依法查处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对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行为;嵬行堪嫒ň钟》ⅰ豆赜诮徊皆銮壳嗌倌臧嫒ū;な虑榈耐ㄖ,深入推进未成年人;な虑。连续深化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效劳平台建设与应用,升级优化平台综合执法系统。增强网络动态监测,处理问题线索9.7万条。处理举报投诉信息3.9万条。2023年末,全国通过统计直报系统报送和审核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7.5万家,从业人员117.7万人,营业收入17852.5亿元,营业利润1387.1亿元。其中,娱乐场合4.5万个,从业人员41.8万人,营业收入589.6亿元,营业利润39.5亿元;チ贤Ю陀党『9.0万个,从业人员14.7万人,营业收入181.8亿元。演出市场单位2.4万个,从业人员42.3万人,营业收入7057.8亿元,营业利润283.9亿元。艺术品经营机构0.7万个,从业人员2.2万人,营业收入563.8亿元,营业利润137.8亿元。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0.8万家,从业人员16.7万人,营业收入9459.5亿元,营业利润877.7亿元。五、文化工业和科技生长不绝深化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继续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增进运动,实施“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印发《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指引》。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都会及试点都会、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刮幕ひ蹈衬芟绱逭裥耸缘闶虑,宣布首批63个文化工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推进区域文化工业带建设,增强国家级文化工业示范园区(基地)规范治理。组织举办“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增进运动。出台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生长、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开放治理水平政策步伐。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暨投融资大会,划分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签署战略相助协议。完善文化和旅游部工业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推动落实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宣布首批2个国家文化与金融相助示范区。推动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REITs应用,推动旅游业纳入政府和社会资本相助新机制。宣布50家国家文化工业和旅游工业融合生长示范区建设单位。实施国有文艺院团数字演艺“一团一品”培育开发项目,宣布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组织举办全国演艺博览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同比增长8.2%。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连续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与国家网信办配合举办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文化分论坛,宣布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立异示范案例44个。增强科技立异驱动,推荐立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个,宣布文化和旅游立异研发项目和部重点实验室项目18项,新认定8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建设12个文化和旅游部技术立异中心。印发《文化和旅游标准化事情治理步伐》,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标准化事情,推动出台国家标准5项,批准宣布行业标准15项、立项28项,推进2项国际标准立项,笼罩旅游、剧场、图书馆、文化馆、非遗、网络文化、动漫等领域,涉及乡村旅游、智慧旅游等业态评价,旅游景区、饭店、演艺新空间、网络演出等治理效劳要求,演出设备、动漫平台等技术规范,不绝提升治理和效劳水平,为行业高质量生长涤讪了基础。推进中国艺术学“三概略系”建设,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51个、部级研究项目53个、青年科研人才帮助计划项目42个。牵头推进研学旅游规范生长,研究起草指导性文件。实施全国文化艺术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39项。六、旅游业生长稳步向好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贯彻落实《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生长的若干步伐》,印发《海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生长。印发《东北地区旅游业生长计划》,推进长江、黄河文化;ご屑苹⒋笤撕游幕吐糜稳诤仙ぜ苹涞厥凳;尤氤そ么ぁ⒕┙蚣叫ぁ⒅胁康厍绕稹⒍比嬲裥说日呒苹贫。体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ぜ苹,助力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增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段建设。实施旅游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助力铸牢中华民族配合体意识。新评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8家、旅游休闲街区110家、滑雪旅游度假地7家以及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3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9家。推出首批全国智慧旅游陶醉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推动乡村旅游提质生长,宣布“乡村四时好景物”等精品线路。推动实施“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举办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和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埂奥糜沃泄っ篮蒙睢比糜涡ⅰ叭断脖┞糜渭尽蓖乒阍硕,举办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中国旅游工业博览会等,进一步加大对各地文旅工业的宣传推广力度。2023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56275家。凭据旅行社填报系统数据显示,全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4442.7亿元,营业利润37.4亿元。2023年末,全国共有8253家星级饭店。凭据全国旅游监管效劳平台数据显示,全年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609.0亿元,平均房价370.8元/间夜,平均出租率50.7%。2023年末,全国共有A级景区15721个,直接从业人员 160.7万人。全年接待游客57.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4068.7亿元。2023年,海内出游人次48.9亿,同比增长93.3%。其中,城镇居民海内出游37.6亿人次,同比增长94.9%;农村居民海内出游11.3亿人次,同比增长88.5%。海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7.5%;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4%。图5:2013-2023年海内旅游生长情况2023年,入境游客820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378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6824万人次。内地居民出境旅游8763万人次。七、文化和旅游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深度拓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实施入境旅游增进计划。牵头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相助岑岭论坛文艺演出,乐成举办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艺汇丝路—采风作品展”暨中阿艺术家对话沙龙、《唐诗的回响》音乐会、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等运动,品牌运动影响力连续提升?埂澳愫茫≈泄惫衣糜涡蜗笙盗型乒阍硕。实施“文化丝路”计划,完善丝绸之路联盟机制。举办“欢喜春节”、“茶和天下”·雅集、“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全球联动、“中国故事”讲座、“发明中国之美”、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系列运动,建立丝绸之路旅游都会联盟,提升中华文化流传力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中心、旅游效劳处等外洋阵地建设。连续深化对港澳台交流交融。举办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有效增进内地与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和深度交流。增进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相助基地建设。举办海峡两岸旅行商大会,为两岸旅游进一步深化相助交流提供了辽阔空间。截至2023年末,在全球设有48家外洋中国文化中心、20家驻外旅游效劳处。别的,在香港设有亚洲旅游交流中心,在台湾设有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北效劳处、高雄效劳分处。八、财务资金包管水平有新的提升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280.4亿元,比上年增加78.6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90.8元,比上年增加5.7元,同比增长6.7%。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务总支出的比重为0.47%,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图6:2013-2023年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及增速情况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97.6亿元,占46.7%,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和旅游事业费682.7亿元,占53.3%,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60.0亿元,占43.7%,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324.1亿元,占25.3%,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367.4亿元,占28.7%,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表2: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按城乡和区域漫衍情况